第一季度,終端需求始終未有積極表現,但原油、單體上行為綜合成本提供支撐,石化企業隨即出臺挺價的政策,給現貨PP市場注入不少的動力,貿易商雖對后市信心并不充足,不過也不敢貿然減倉操作,多選擇靈活調整報價為主。
第二季度,PP市場弱勢特征明顯,尤其是“五一”小長假過后,下游廠家吸貨熱情有限,再加上中美貿易爭端發酵,場內不安情緒迅速滋長,讓利成為貿易商主流操作,直至6月初,得益于石化企業穩價的支持,市場價格跌勢有所抑制,但從總體情況來看,行情仍未脫離上軟下弱的格局。
那么上半年“涼意襲人” 的PP市場,在下半年后期能否迎來暖意呢?
咱們可能要從成本、供需等方面去找答案了。
原油、丙烯、外盤
當前國際油價、上游丙烯、外盤與現貨價格齊步震蕩,后兩者對于現貨的映射更為直接、敏感,預計未來不但在心態上繼續產生誘導,還將會在趨勢上影響PP市場的走勢。
貨源供應情況
從上表可以看出,下半年PP裝置檢修的生產線不少,預計共涉及產能達453萬噸,加上一些因臨時、故障檢修的,估算后期整體損失量依然較大。
擴能方面
下半年計劃投產裝置產能約395萬噸,其中中安煤化PP裝置計劃2019年6月30日打通流程后正式投產,東莞巨正源PP裝置目前正在消缺,正式開車出料會在6月底附近。
石化價格政策
對于石化企業而言,利潤浮動、庫存多寡、人工成本、運輸問題等一系列可控或不可控的因素,都是其出臺調價政策的推助力,其中庫存多寡帶動的影響更為突出,據悉上半年廠家庫存基本維持在90萬噸左右,而下半年新裝置投產計劃多于往年,因此高庫存壓制的情況仍尚難改善,石化企業繼續去庫存操作,執行降價的可能性偏大。
下游需求變化按照慣例,我國消費旺季一般是從8月份開始至次年春節前,中間經歷“金九銀十”,雖然不是說9、10月份是銷量最好的時候,但卻是奠定全年銷量的重要節點,因此下半年需求總體要好于上半年。
綜合各方因素,鑒于下半年多空因素交織,市場面臨較多不確定性,行情機遇與風險并存。不過受需求環境有望改善的情況下,下半年PP市場存有好轉的預期,可能基于上半年偏高位運行。
材料市場也可謂是“風云變化”一天一個價,實時把握行情,現在PP市場震蕩運行,有漲有跌,建議各位想把握住買賣時機的料友上俺搜供需論壇,實時出售、求購。
15+材料、顏填料、再生料、助劑等
求購、出售信息全都有